当前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最新动态

温暖的灯塔 照亮流浪路上的光明和希望--湖北省黄石市救助管理站“寒冬送温暖”专项救助行动纪实

发布时间:2018-03-30  所属栏目:最新动态  点击次数:1469  返回上页

温暖的灯塔  照亮流浪路上的光明和希望

--湖北省黄石市救助管理站“寒冬送温暖”专项

          救助行动纪实

为贯彻落实民政部《关于开展“寒冬送温暖”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,切实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,保障流浪乞讨人员顺利过冬,湖北省黄石市救助管理站高度重视,精心组织,采取有力措施,从2017年11月15日起至2018年3月15日,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“寒冬送温暖”专项救助行动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据统计,“寒冬送温暖”专项救助行动开展4个月以来,市救助站累计上街巡查780人次,发放救助宣传资料2000余份,发布“今日头条”、东楚晚报寻亲信息共计11条,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60人整个专项救助行动期间,黄石市未发生一例流浪乞讨人员冻死饿死冻伤的情况,确保了流浪乞讨人员安全温暖过冬

 

一、主动救助彰显责任

专项行动中,市救助站成立了“寒冬送温暖”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应急救助措施,强化工作纪律和责任落实。站内各科室分工明确,互相协作,统一服从专项行动领导组的调配,组建7个上街巡查救助小组同心协力开展“寒冬送温暖”专项救助行动。

上街巡查救助小组每天在市区主干道、集贸市场、车站、隧道、广场、公园、废弃房屋、在建楼、桥梁涵洞以及城乡结合部等地巡查,做到巡查常态化、救助无盲点、无缺失、无事故。发现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时,积极劝导他们入站接受救助;对于拒绝入站的,现场发放御寒衣物及食物,并建立个人档案,留下影像资料;对于疑似精神障碍流浪人员,果断采取措施,送往定点医院救治;对于长居本市且拒绝入站的流浪拾荒人员,通过联系当地政府民政助理员和社区负责人,共同关注,采取措施,安置到避灾点,避免意外发生。

2017年12月26日,上街巡查救助小组接到黄石港街办的电话,有一名鄂州籍80岁的流浪老人正在社区周边流浪,据社区工作人员阐述,该老人年轻时是一名清洁工,失业后到处流浪,育有一儿二女,但与子女关系紧张,多年不来往。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,考虑到老人年岁已高,一直试图说服其跟随工作人员前往救助站接受救助,并安排护送返乡。劝导过程中,老人情绪激动,极力反抗,不愿接受救助。面对这种情况,工作人员留下足够的衣物、食品,保障其近期的基本生活,并登记建立救助档案,通过联系社区及上街救助的方式随时关注他状况做好跟踪回访救助,同时寻求社区协调,帮助寻找安置点,共同解决老人的安置问题。“寒冬送温暖”街头巡查救助期间,市救助主动救助、劝导街面流浪乞讨人员32人,其中入站受助9人,送精神病院救治5人,同城救助2人,劝导返乡14人,社区处置2人,发放御寒衣物31套、食品20箱、棉被19床。

二、部门联动快速救助

根据黄石市政府办《关于开展全市城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》要求,市救助站把“寒冬送温暖”专项救助行动作为本单位一项阶段性重点工作,坚持部门联动,群策群力,确保街面上无流浪乞讨人员,站内外救助对象安全、温暖过冬。

市救助站主动与城管、公安、社区等部门沟通协依托城管部门集中执法、公安部门夜巡、社区网格员巡查和环卫工清扫街道等有利条件,与110、120信息平台有效衔接,并将救助延伸至社区,进一步加强与全市30个社区救助点联系,落实联络人,引导各部门、乡镇、社区及时通报情况,相互配合,确保救助工作无对接

2018年14日中午,市救助站接到市民热线电话,西塞山区电厂附近一在建楼内有一名男性流浪人员,市救助站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赶往现场。到达现场后,发现一名40岁左右、满身污垢的男子正蜷缩在建筑大楼一楼的角落里。工作人员几次试图接近交流均未成功,经观察发现该名救助对象不能与人正常交流,且有严重的暴力倾向,是典型的精神障碍人员。为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,工作人员立即与就近派出所取得联系,告知相关情况,派出所迅速反应,派出5名特警前来协助,后在特警的合力帮助下,成功将其抬上救助车送往医院救治。当遇到这种极具危险性的救助对象时,市救助站主动与其他单位联动,确保危险性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得到救助,排查安全隐患,保障社会安全。

专项行动期间,市救助站共接到社区和市民提供的求助信息16救助车辆均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实施救助对有正常行为能力的对象实行“自愿求助”,对弱势群体实行“主动救助”、“保护性救助”,对3名有严重暴力倾向且拒绝救助的精神障碍流浪人员,主动联系公安部门,在民警的合力帮助下,送往市精神病医院救治,使露宿街头的流浪精神病人得到及时救助,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

三、积极寻亲,妥善安置。

为了让救助对象早日回归家庭,市救助站一方面加大宣传,创新模式。在专项救助期间,通过广播电视、报刊、网络、公益短信、黄石救助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救助政策知识;在城区车站、码头、集市区设立救助引导牌,公示救助信息,公开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;在救助过程中主动向市民发放《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》、救助宣传册、救助引导卡等各类宣传资料另一方面,加强救助信息核查和受助人员安置服务工作。依托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和“今日头条”等新闻媒介及时、准确录入每一位受助人员的救助信息和托养等服务情况,对所有滞留人员发布寻亲公告,确保零遗漏。根据民政部、公安部《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意见》文件精神,对暂时查询不清身份的受助人员进行身份甄别和查询,采集每一位滞留救助对象DNA信息对超过三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滞留人员,及时向上级民政部门提出安置申请,进行妥善安置。

2018年1月30日,黄石市团城山派出所护送一名中年男性流浪救助对象,工作人员按照标准化流程办理好入站手续后,立即派专人对这名流浪人员进行身份甄别核查。该男子自述柯由于疑似精神障碍,无法获取有效的身份信息,工作人员立即发布“今日头条”,根据其外貌特征、大冶口音及谐音名字,将寻亲公告推送至大冶地区,并妥善安排其起居饮食。1月31日,柯某的姐姐在今日头条客户端看到寻亲公告,立即来站将其接领回家,真诚道谢,为了预防柯华松再次流浪工作人员详细采集了其姐姐的联系方式,并协助返乡。这是“互联网+寻亲”模式创立以来,市救助站利用今日头条成功寻亲的第11例,为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不仅帮助他们顺利回归家庭,更鼓舞了所有救助人的士气,更好的投身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事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