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专栏 > 标准化建设

黄石市救助管理站着力标准化建设推进救助事业迈上新台阶

发布时间:2016-01-18  所属栏目:标准化建设  点击次数:1802  返回上页

黄石市救助管理站

着力标准化建设  推进救助事业迈上新台阶


  
  2015年以来,我站以党的十八大精神,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,围绕民政部、省厅及市局有关“推进标准化建设,严格规范化管理,加快转变救助事业发展方式,发展现代救助事业”的总体要求,制订了《黄石市救助管理站规范化管理标准》,大力推行现代救助事业规范管理,促进救助工作“管理标准化、实施程序化、服务规范化、内容精细化”建设,全面提高救助事业管理水平,取得了一定成效,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。现将我站着力标准化建设,推进救助事业迈上新台阶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:
  一、强化标准化建设意识,制定救助管理工作标准
  首先是强化标准化建设意识,明确标准化建设意义。何为“标准化建设”?现代管理学已阐明,“在经济、技术、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,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、实施标准,达到统一,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”即为标准化建设。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,救助管理工作中产生这样那样问题的原因,除去思想因素外,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管理体系不科学、不规范所致。标准化是先进的管理体系,能够使救助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,都能按照既定的程序,在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过程得到监控,环环相扣,保障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提升、问题自我纠正、工作持续改进。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,能够很好地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。因此在新形势下,创新救助管理模式,用科学的管理方法,着力探索和解决救助管理实践中的主要课题,就是标准化建设的实践过程。通过学习与实践,我们不断强化标准化建设意识,明确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,把推进标准化建设,深化救助管理窗口建设,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量,上升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,适应形势要求和推进救助事业发展的高度,予以充分认识并在工作中认真实践。
  其次是制订救助管理标准,严格救助规范管理。标准化建设就是通过对救助管理工作的启示,对新形势下救助管理工作窗口建设发展,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。我们以国家、民政部、省厅及市局有关“标准化建设”文件精神为基本依据,结合救助管理工作窗口建设实际,把标准化建设和救助管理工作窗口建设内容紧密结合,按照落实人民群众满意的总要求,以及民政局提出的“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窗口标准”三项标准,在全市民政系统,率先细化并制订了《黄石市救助管理站规范化管理标准》三大类、196项、7万余字的标准化内容,以达到救助管理工作公开、透明、科学、规范、标准、统一。2015年以来的实践证明,标准化建设是深化救助管理窗口建设,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量,净化城市环境,化解社会矛盾,维护社会稳定,促进社会和谐,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益,推进救助事业迈上新台阶的最有效手段。
  二、“六个上”面下功夫,标准化建设落到实处
  去年10月14日,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曹中承来我站检查标准化建设及“十三五”规划等工作时强调,标准化建设工作要落实在“六上”,即体现在细节上;优化在流程上;落实在岗位上;反映在作风上;检验在街面上;满意在对象上。我站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,着力“六个上”面下功夫。一是主动救助,体现在细节上。进一步完善接待救助工作,加大主动救助、上街救助工作力度,通过网络媒体、网上救助信息平台,及时掌握各方面救助信息;通过社区居委会、网格员、环卫工人等,及时报告流浪乞讨人员信息等方式完善救助渠道;建立以市救助管理站为龙头,县级救助站为基础,街道临时救助点为补充,社区救助咨询引导点为依托的“四级联动”救助模式,积极开展主动型救助、引导型救助、亲情型救助、医疗型救助、寄养(安置)型救助;站内接待大厅设立“温馨盒”,配备有眼镜、清凉油、风油精、针线盒和碘伏消毒液等物品,添置救助服务拐杖、轮椅等,在细节上下功夫。二是严格管理,优化在流程上。结合我市实际,进一步修改完善各项工作规程,落实岗位责任制。以“党的建设(班子)、人才队伍建设、硬件环境建设、思想文化建设、救助业务建设、普法及制度建设、档案建设”七大建设为基础,着力完善内部管理标准和窗口服务标准。强化合作标准,加强与救治寄养机构的信息沟通,每周对救治寄养对象进行巡查,适时了解救治寄养对象生活状况、身体情况和思想动态等,督促救治寄养安置机构落实各项管理制度,在流程上下功夫。三是履职尽责,落实在岗位上。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,各部门、各岗位严格执行考勤、服务、财务、人事、宣传、安全等规定,用制度规范标准,用标准严格管理。对每个部门的各岗位设定标准,按标准实行管理,采取一级管一级的方式对各部门工作定期开展考核,进行量化考评,在岗位上下功夫。四是认真严谨,反映在作风上。加强学习,组织职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,扩大职工知识面,提升个人思想境界,定时开展谈心、交流,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,实现“快乐生活、快乐工作”,促进职工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;以积极争先创优为要求,通过组织专题讲座、研讨交流、案例评析、模拟操作、考试测验、技能竞赛等方式,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,在作风上下功夫。五是社会效益,检验在街面上。坚持做好主动上街劝导、救助工作,加大主动救助力度,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;联合公安、城管等部门实施街头巡查,采取联动救助的方式,加大对街头职业乞讨人员的劝导和宣传引导,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基本权益,在街面上下功夫。六是服务质量,满意在对象上。一看:看救助对象对服务的反应(动作、语言等);二问:问救助对象对服务的满意度等;三想:想自身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;四改:改变服务态度,改善服务环境,提升服务质量,在对象满意上下功夫。
  三、着眼实际敢于担当,标准化建设推进有保障
  (一)思想保障。我们以“三严三实”的作风,着眼实际,勇于创新,敢于担当;全站干部职工充分把握救助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契机,通过充分的动员与宣传,使干部职工深刻理解救助工作标准化建设,对于救助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,在全站形成了推进标准化建设,发展救助事业的良好氛围,为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。
  (二)组织保障。我站将标准化建设具体内容进行分解,迅速启动由站长一把手主管、主抓、分管副站长分管、中层干部具体负责,相关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层层落实体系,由党办、业务、财务、后勤等部门分工负责、协调配合,并将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,细化分解、明确要求、规定时限,做到责任到人,目标到位。
  (三)队伍保障。站长和干部是标准化建设的关键因素。解决市救助管理站专业和骨干人才短缺问题。同时我们以专业化建设为重点,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。努力改善干部职工待遇,在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方面加大奖惩力度,充分调动干部职工投入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。
  (四)投入保障。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投入。积极争取市级政府投入的经费足额拨付到位。调整经费使用结构,保障标准化建设资金的投入。二是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。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,做到专款专用,推进救助队伍培训和救助设备更新。三是积极向省厅争取资金,用于标准化救助管理站建设。
  (五)评估保障。一是制定目标计划。为落实规划的实施,市救助管理站、各部门(科室)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,形成较为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。市救助管理站除年度工作计划外,每半年将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,把规划内容落实到位。二是建立评估体系。根据标准化建设标准制订评估体系,每年组织评估,监督规划方案的实施,对不达标的地方要及时整改,限期达标;对在推进标准化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。
  今后,我们在标准化建设,建立科学系统的救助事业标准化体系方面,要做实的就是促进规章制度更加完善,服务管理更加规范,人员操作更加精湛,程序更加精细,考核更加可靠;将标准化要求贯穿于救助工作各个环节,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意识、工作质量和安全水平,力争实现救助管理标准化建设达到“六个一流”,即“工作环境一流、设施设备一流、工作程序一流、管理水平一流、服务质量一流、工作成果一流”的目标。为推进救助管理标准化建设,严格救助管理规范化管理,加快转变救助事业发展方式,发展现代救助事业作出我们的不懈努力。